历史
2010年,兴县成立谷子种植合作社。2017年,兴县县委、县政府统筹整合产业扶贫资金1000余万元,引进日处理50吨谷子加工流水生产线。2018年,吕梁市兴县推进有机旱作农业。

产地环境
土壤地貌:兴县位于晋西北重丘陵地区,平均海拔1002米,地势整体西低东高,境内有山地、丘陵、平川、沟谷四种地貌类型,80%以上是山坡梯田地。兴县土壤以灰褐土性质为主,pH值为7.5-8.2的碱性土壤。谷子种植土壤多为沙壤土,这种土质有机质养分较低,土壤通气性好,含钾高,微量元素全面而丰富。
水文情况:兴县境内主要河流有三条:岚漪河位于县境北部,蔚汾河位于县境中部,湫水河位于南部,均由东向西汇入黄河,属黄河水系。兴县地表水和地下浅层水总量为1.6亿立方米,黄河流经兴县82公里,年径流量293亿立方米。河流水质为弱碱性,地下水水质为弱碱性。水质符合绿色食品相应标准要求。在实际生产中谷子种植在山坡或梯田地,靠自然降水生长,年均降雨量500毫米。
气候情况:兴县平均海拔1002米,属大陆性季风气候,四季分明,无霜期在150天以上,年均日照时数2600小时左右,≥0℃积温3000-3500℃,农作物生长昼夜温差大于12℃,年均降雨量500毫米。空气相对湿度为55%,空气质量标准达二级以上的天气在200天以上,适宜谷子生长。